2010/10/25 15:17:15
2010年10月21日上午,学校学工系统在图书馆1006会议室举办了第八期“学工讲坛”,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郝中华教授出席了此次“学工讲坛”,并对“学工讲坛”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此次学工讲坛的会程由学习心得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学习心得部分由学校法学院团委书记赵彦双老师介绍于2010年6月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论坛”的情况,并向与会的老师汇报了会议精神和学习心得。赵老师深刻体会到,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论坛作为全国辅导员工作交流、分享经验、开拓视野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由经验管理型向专家学者型转变;二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用理论引导实践,从而提高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案例分析部分的主讲人分别为统计学院团委书记张冬春老师、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关晓睿老师、税务学院辅导员赵黎光老师。三位老师分别以工作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入手,从学生奖惩制度、思政工作方法、贫困生帮扶三个方面与参会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张老师认为学校奖惩制度的制定和运用在关注学生群体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奖惩要与学生个体特点相结合,时刻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善则奖,恶则罚,严格落实学生管理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关晓睿老师从一名普通思政工作者的角度,谈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并且要以身作则;赵黎光老师就自己过去三年的贫困生工作经历,总结出贫困生工作要做到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将贫困生的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个人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榜样教育相结合,不仅在思想上和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更应在个人成长、成才方面引导贫困学生。
最后,郝中华副书记就此次学工讲坛提出了自己几点意见。他认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养成勤动脑,多动笔的习惯,细心观察身边的学生,并整理成书稿,注重经验的积累,进而指导以后的工作;学工讲坛不仅是全校学生工作者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不只是一个理论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大家要积极参与,将这种好经验和做法传播并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