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而举办一次成功的读书活动必将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读书的行列之中。
为响应“释放新活力,健康向未来”第十九届心理健康节,疫情期间增进同学之间感情,促使各部门成员更加团结,同时使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于5月14日晚举行线上读书分享会,由协会成员冯妍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读《活着》这本书。在本次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讨论自己爱看的书,主持人来总结并推荐书籍。本次主持人进行分享的是余华所写的《活着》这本书。

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的分享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和里面经典流传的语段。主持人还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朗读经典段落,让同学们一起重温经典桥段。在主持人带领下我们又一次走进了福贵的一生。


通过心理读书会活动我们读懂了,《活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悲剧,自打出生,人就会被印上时代的烙印。为了生存,为了身份、地位,时代也成为了人类身上最繁重的枷锁。它向我们表明了最深刻的道理:“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它只是一个状态。在这个世上,你所有想要的东西,都暗中标好了价格;所有对你好的人,也都需要你予以报答。正如你无法逃进“乌托邦”一样,你也很难得到对方“无欲无求”的单纯之爱。这部小说的文字全篇都是娓娓道来、波澜不惊的,但却讲述了一个悲惨到底的故事。
最后余华这部小说是讲活着的意义,活下去就要承受一切。承受是为了承袭,人类因此才生生不息。

本次活动同学们有着颇多感悟,不仅仅来自于读的这本书,更来自于读书这件事。希望我们能够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