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二期] 新闻“心”事

发布日期:2007/03/14    作者:     点击数:[]

2005年6月30日《京华时报》讯:北京航天大学一学生李某在校图书馆偷窃U盘时被事主当场抓获。后因李某主动坦白,并被鉴定为精神异常,所以从轻判处,不需服刑,只要交付罚金1000元。据悉,李某家境贫寒,在学校里成绩优异,但因一次被同学骗去2120元奖学金,因此对人产生了不信任感,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从而发展成精神异常。去年12月,李某在押期间已被学校开除。  
      本报观点:良好的成长环境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从小就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宽容感的孩子,在日后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学会信任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因此学校应该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也应该致力于减少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005年7月15日《北京晨报》讯:昨天,国内首条自杀干预热线8008101117“扩容”,迎来了17名自杀干预热线接线员。这1 7位专业接线员经过了7个月的专业训练,并获得了首批任职资格证书。据悉,北京两年前开通了这条免费的自杀干预热线,有近20万人拨打,但由于接线员数量过少,实际接听率只有10%。 
      本报观点: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心理事业来说,仅靠几位接线员是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项事业尽份力量, 关注并帮助我们身边想要自杀的人,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般说来,自杀者在事发前都会有预警信号:比如常说“活着没什么意思”、“什么都不重要了”之类的话,在情绪上也会显得低落孤僻,行为表现莽撞,好哭,爱冲动,失眠,绝食,有人会提出与家人分居,甚至将自己的财产分与他人等反常行为。一旦发现身边人有这种迹象出现,那么就不容忽视,应该倍加关注,必要时送医院就诊。 
      2005年7月21日《京华时报》讯:去年11月29日晚,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殷兆辉在宿舍里将其女友掐死,并抛下高楼。今年7 月20日,市一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判决,判处 殷兆辉无期徒刑。之所以轻判是因为经医学诊断,殷兆辉属于心境障碍、抑郁发作。但是,被害人父母认为司法鉴定有问题,殷兆辉并没有精神障碍。     
      本报观点: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得心境障碍会有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并且会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这种病症可以表现为狂躁或抑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间歇期间症状基本缓解。所以殷兆辉的“抑郁发作”说的应是案发时,他正处于抑郁症状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卑、自责甚至自罪、思维迟缓、言语少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个别病例中焦虑和激烈举动比抑郁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