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采取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回避法,即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处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
如果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大怒”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或到公园、商场逛逛;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这都是有效的自救,也可称为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是在您痛苦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有些时候,回避不是懦弱,而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