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十期] 守住心中的那份理想

发布日期:2007/03/30    作者:     点击数:[]

题记: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新的挑战向我们袭来,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一定要做到沉着,冷静。坚守自己的理想,我们不会迷失自己,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剩下两三个月的时间,又有一批学生毕业了。他们面临的是就业的严峻形势。对于他们,怎样才能在择业生涯中不感到迷茫,困惑和无奈。
 
      案例:大年三十,站在火车站广场,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别人大包大袋兴高采烈地坐车,我不知道我可以去哪?毕业近三个月了,可我的工作在哪?怎么回家面对家人?
 
      我家是长安县农村的,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姐姐在深圳打工。现在我过的是苟且偷生的日子,简直是在浪费生命。一天睡17~18个小时,睡多了就越想睡,至少用不着思考。常在官周的大街小巷里飘荡,看着别人忙忙碌碌,即使乞讨也有一份乞讨的活,而我呢?什么都干,可我的一生不是这样啊。漂了好长的时间,我对自己没了信心,参加了无数次的招聘会,等来的是无数次的失望。想着家里快要变成了古董,甚至有可能倒塌的房子,我不得不对自己有信心。我不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分析:大学生毕业一年年增加,一次性就业率却在逐年降低,所有眼睛都在盯着高校就业率,对于毕业时没有就业,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在校园边飘荡的人群,像这种还能坚守自己理想的有多少啊?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许多学生必须承受各个方面的压力。但社会各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稍遇挫折就会走上极端之路。
 
      首先,必须正确评价自己,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通过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找出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 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客观条件苛刻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调节心理,争取新的机会,达到求职择业的成功。
 
      其次,实施进行心理调适。
 
      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后,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面。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大。就会出现择业心理焦虑现象的表现。
 
      再次,勇于接受挑战。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既羡慕又敌视的态度。这种情感的内化就是嫉妒心。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控制,调节,把这种不良意识排除在自我人格之外。
 
      最后,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现代大学生大多没有经过艰苦的磨练,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求职过程中,有攀高心理,以起点高,薪水高,职业高为理想的选择标准,要求所选择的工作名声好,牌子响,效益高,工作轻松,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要克服这些,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不能勇于接受挑战,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总之,面对这些,只要做到内心平和,充满信心。坚守自己的理想,一步步的努力,一步步地攀登,相信理想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