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 激发你学习的内动力
发布日期:2007/04/17 作者: 点击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答记者问中说到“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是的,理想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让一个人产生无穷的动力,并为之奋斗不懈,而实现理想各阶段的成就感又给这种动力注入新的活力,但如何实现这一切呢?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切实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它会时刻指引着你,一步一步朝着理想迈进,但理想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理想的时候,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过高的理想只会让自己步步受挫,最后连自信都没有了,更谈不上产生内动力;过低的理想会让自己感觉没有什么成就感,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理想,时刻指引着自己,激励着自己。 2、统筹的安排 合理的安排会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大家都学过《统筹方法》这篇文章,其中虽然讲的是一个简单的烧水程序,但它所蕴含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各学期应该完成哪些任务,你是想四年后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还是想成功地扣开另一所高校的大门,继续深造。朋友,你是否早已明确,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捡了芝麻丢掉西瓜,就是猴子捞月一场空。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不能顺利通过专业课考试,这样不仅仅自己的特长不能充分发挥,而且还会有一种受挫的感觉。久而久之,可能要充分发挥特长的激情也会收缩。 3、实际的行动 风帆不挂上桅杆,只能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只能是一团虚无缥缈的雾。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任何切实的理想、统筹的安排,如果不付诸行动都只能说是镜花水月。朋友,你呢?是否你早以近开坚实的脚步,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足迹,“说得容易,做得难”。也许前进的道理比你定的理想难得多,但好事多磨。朋友,面对挫折,你动摇了吗,甚至放弃了吗?只有一个答案:“不”。这时更需要你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以更多的努力去开启成功之门。失败和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迈出这一步需要你锲而不舍的努力。 4、充分发挥特长 《走进院士》这部影片曾向我们介绍了一代名人——钱钟韩的事迹,钱老先生曾说过“小时候,钱钟书一直压得我抬不起头”,因为小时候他的文化成绩一直都不如钱钟书的好,家里人都说他是个笨蛋。但他却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定位,潜心钻研机械,终于成为一代名师,成为这个书香门第第一个研究机械方面的人才。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也许你的兴趣是学习英语,为何不把英语学得更好。兴趣是人体的直接动力这样你的特长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何况这个社会不仅需要通才,更需要学有所长的通才。 5、集体的氛围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但是,它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熏陶作用。至于学习风气很浓的环境,我们会在潜移默化中给自己加压,向更高的目标冲刺。也许你的自制力很强,不良的环境对你的影响不大,但我相信一支装备不良的队伍是很难打胜仗的。 6、关注信息 信息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信息的作用同样重要。四年后,你是想顺利的踏上工作岗位,还是想继续深造?你是想在计算机方面学有所长,还是想在工程造价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要求你必须知道相关的专业方面的新动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信息是你前进的动力,激励你不断向前迈进,而不会处于闭塞被动的地位。 总之,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理想,充满激情,而且要能够保持永久的动力,不断地向理想迈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