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十二期] 贯穿生命的爱 ——观《金色池塘》有感

发布日期:2007/05/22    作者:     点击数:[]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烦恼的问题,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就成了一种学问。中国人是传统的,继承了几千年尊师重道的传统,尤其在对待长辈方面,总是毕恭毕敬,显得严肃而拘谨,而西方分在这方面,或者说在整个的生活中都贯穿着幽默,无论是家庭聚会,晋见长辈,谈婚论嫁,甚至是面对死亡,西方人都有着这种从容态度,拿《金色池塘》来说,它是一部家庭的伦理片,以爱为主题,但它的对白处处充满着令人捧腹的地方。
 
      秋天来到,金色布满整个山野湖面,一对老夫妇手挽手来到山中的住处,老头糊涂的可爱,老妪还很健朗,故事是从老翁即将到来的80岁生日展开的,她的女儿带着新男友和一个13岁的孩子要为他庆祝生日。他糊涂了,在走过上千次的小路上失去方向,生火时差点酿成一场火灾,他老了,面临女儿的婚姻,面临和一个年幼孩子的相处,面临逐渐失去的生命……他在对生命呐喊:要找一份工作,证明自己还能行,不是别人的负担,多么可爱的老头啊!
 
      从影片中我们能够看,长辈与晚辈的地位差距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这并不代表西方人没有礼貌,他们同样是讲究礼数的,只是较我们中国人而言,这种关系更为和谐平等,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幽默是一种很好的气氛调节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幽默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通常有幽默感的人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排解不利的情绪。 
老头不是怕死的,他只是舍不得自己的妻子。然而死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死是必然的,那何必恐惧呢?唯一令人惋惜的是,在我们的事情还没有做完的时候,死神向我们伸出了手,这是令人心痛的。为了不在死神到来时害怕,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去领略,去完成,去承担,去爱人。
 
      有些人有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接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事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总是拖延,拖延到再也没有机会了,那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不是更多的准备时间,而是无尽的悔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知明天是否会到来,所以不要再等了,该做的时候就去做吧。
 
      回归电影的主题——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沉重的词啊!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然而,爱的广袤始终让人难以解读。西方文字简简单单的“I love you”便能包罗万千,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已尽数收囊。在爱的表达方式里,豪放的西方人用自然率真的拥抱和亲吻坦诚爱的热烈和生动。关于东方爱的印记,久久不能忘记三毛笔下记述过的父亲——“身为中国人的父亲是决不会亲口说出‘我爱你’的”。
 
      中国人拥有看似不流动的情感,却总是穿插在细碎的行动中。爱在言语里不留痕迹,却在心底里细水长流。如果电影里的主人公学过中国的古文的话,一定不会忘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得妻若此,夫复何求”的。爱不能给人生命,但能给人力量。
 
      此刻,爱又是什么?爱是我们无私的奉献,去聆听情人节浪漫的心跳,铭记那划过指尖却无法忘记的往事,注目于夕阳下金色池塘边一对蹒跚的身影,为了一起走过的日子而欢笑,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感动。生命就是在自己的眼泪中开始,在别人的眼泪中结束,而爱是贯穿于生命始终的,生命在进行,爱在进行……
         
 
                                                                                               信息系   荀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