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十七期] 情绪锻炼比体格锻炼更为重要

发布日期:2008/12/03    作者:     点击数:[]

健康长寿是现代人的美好愿望。所谓健康,不仅指躯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不只是没有疾病。

        通 过体格锻炼可以促进躯体健康,而重视情绪锻炼,则可以促使精神健康。现代人要想健康长寿,情绪锻炼比体格锻炼更为重要。国外长寿学家胡夫兰德在《人生长寿法》中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废、惧怕、贪求、怯懦、憎恨等。”近些年来,国外医 学家十分重视情绪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美国曾有一批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他们所诊断、治疗的病人中,患胃疼,恶心的病人中有88人是由于不良情绪引起的,他们认为,情绪不良会增加胃中盐酸的分泌量,容易导致溃疡病。

        现 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解下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集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为此,心理学家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快乐,喜悦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 焦虑,沮丧,紧张等)。为了健康,现代人不论是愉快地或不愉快的情绪都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例如,当受到挫折时不要气馁;事业有成就时不要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倚”,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那么在现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情绪锻炼呢?

      1)在生活变化面前,应经常保持开朗明快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

      2)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跳舞等,择其所好,从事这些活动,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3)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不从心的事。

      4)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怨恨要消除。

      5)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既能锻炼筋骨,增强体质,又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6)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这样可使人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总之,愤怒时要制怒、宽容;过喜时要收敛、抑制;悲伤时要转移、娱乐;忧愁时要释放、自解;焦虑时要分散、消遣;惊慌时要镇静、沉着。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随遇而安,冷思考,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