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一般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家门,生活视角较窄。跨进大学校园后,与社会的接触面广了,外面灯红酒绿,会形成诱惑;囊中羞涩,会感到辛酸;物价攀高,使人处境窘迫,总之,过去由父母承担的心理压力,现在要自己承担了。但许多人缺乏心理准备,心理承受力相当脆弱,因此也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河南省某高校一学生,入学仅几个月便弃学当了和尚。他因为经济困难引发对人生的失望,便遁入空门以求解脱心灵痛苦。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大学生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最快乐的一代。然而在校园里,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快乐,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生活的大学生快乐指数更低。一项对美国全国各高校三万名大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94%的大学生感到很沮丧,4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已经不堪承受重压。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转变心境;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微笑面对;也许我们无法扭转命运,但我们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快乐些。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顺利、快乐呢?
1.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扩大自己的人生视角、社会视角,对生活前景、自己的前途看得远些,开阔些,这就可以使自己对困难采取乐观主义态度。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必要而可行的。
2.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科学地安排时间,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
3.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和宣泄不良情绪。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之余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的技巧。
4.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5.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他们“诉苦”,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则需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或治疗。
6.改善学习效率。愉快的学习要比强迫自己痛苦地学习效率要高。如果学习一天很累了,通过闭目放松、深呼吸、吃块巧克力、听音乐、跑步等方法微调一下情绪。利用周末,到近郊旅游,开展休闲运动,给心情放个假。
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的环境之时,难免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不必为此而焦虑。但是对新的生活多一些心理准备,一定会适应的更快、更好,希望能够通过以上这些,使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了解自己,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完成学业,做一个有良好心态的快乐而又成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