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犯下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归根到底就是个性使然,个性驱使一个人做出某种反应与选择。所以个性决定命运,是有理由的。在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中,某种个性的驱动必然导致某种结果,即使不是在这一件事上也必然在另外一件事上。比如李白如果不去当诗仙云游四方也必然难容于封建专制体制。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从小被教育要听话,在决策上依赖于父母教师领导,就不适宜做创新开拓型的角色,顽皮的小孩可能做得更好。比如许多部队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就有英雄主义情结,就不太适合民主型的团队。比如许多领导身边当秘书出身的领导就比较容易唯上唯书,不太能够从实际出发为民务实。个人的历史经历和所处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出认识,环境出人才。
为什么有些人却能脱颖而出,不再重复错误呢?就是有上进心,完善自己的个性,渐渐开悟,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到理念灵魂和实践载体,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与人协调,融入历史环境。没有人一无所用,也没有人万事适宜,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个性的体制行业角色,融入进去,完善个性,做足准备,无怨无悔,一生一世都是个明白人。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一世中,必定要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和规律。就是要既有信心,又有耐心;既有决心,又有恒心;既不放弃,又不急于求成;既坚持原则底线,又保持灵活圆融;既顺势发展,又循序渐进。这种功夫要慢慢练,纯属内功范畴。
我曾见过一位领导。他年轻时也是个性很强。后来遭到非议,被举报9次。有人说他抽好烟,他下决心把烟戒了。有人说他喝好酒,他又把酒戒了。有人说他农民家庭,高中文化,他就苦练三年毛笔,居然拿到全国一等奖,通读24史,大智若愚,天天自嘲自己确实是个农民,让别人理解他。后来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其成功之道就是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没有把个性连脏水一起泼掉,而是把本事练大,把脾气练小,把修养练深,把胸怀练宽,把自信练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