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早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就有培养起极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喜欢张扬个性,富于创新,但是在他们身上也缺乏兄辈们容忍、谦让、合作的品质。这就注定了在一个集体内,与其他人的相处发生困难。
读大学以前,同学们一般都是同在一个地区的,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大家竞争的焦点也仅仅限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而到了大学,班上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竞争也成了多方面的。
一个心理专家曾说过:“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就好比一棵树,一个枝桠叫做竞争,一个枝桠叫做帮助与合作,两个枝桠理应长得不相上下,但现状是前者长得茂盛,后者却长得很单薄。”提倡竞争是需要的,更必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相互帮助,更好地珍惜友谊。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要消除交往中羞怯情绪,培养交谈中“说”与“听”的技能;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