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三十三期] 焦虑及其表现

发布日期:2009/12/29    作者:     点击数:[]

焦虑是朝向未来的紧张和不安,焦虑体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的感受,但是不同形式的焦虑,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应对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焦虑,比如说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后天要去面试,下午要参加考试等等,这些现实的事情,是值得焦虑的,而且这种焦虑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更加集中精力去做准备、去解决问题。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种焦虑有利于人们在短时间内积聚能量,提高注意力,更好的去应对危险和复杂的外界事件,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先在狩猎的时候、捕鱼的时候、逃避自然灾害的时候,如果不焦虑,是不是很容易被灭掉?所以,源自现实事件的焦虑,对于我们的存在和生活是有意义的。

第二种就是道德焦虑,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从生长的环境中获得“道德标准”,当自己无意中做了一些有悖于自己道德标准的事情的时候,自责、内疚都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也是需要去澄清和处理的,因为道德标准中有很多是不客观的,或者是把结果夸大的。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为自己日渐产生的性幻想感到焦虑不安;一直很孝顺的人,因为一次很小的失误对父母造成伤害,而无法原谅自己等等。

第三种焦虑,就是神经症性的焦虑,是不同于以上两种的焦虑,既没有现实意义,也没有道德性质,而是一种偏离常态的焦虑。比如总是担心自己会疯掉、无缘无故担心自己得某种疾病、担心自己所处环境不安全等等,而且这种焦虑逐渐变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不安全,甚至有时候伴随惊恐发作和神经衰弱等等。往往伴随有抑郁、强迫或者恐惧等,这时候无论从统计学还是病理学来看,都是一种病态的焦虑,需要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做治疗才能得到解除。

焦虑症的表现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1、广泛性焦虑:表现为一种持久的紧张心理。病人终日提心吊胆,神经过敏,担心自己或亲人会出现意外,有的病人甚至想不出整天担心的究竟是什么。表现为眉头紧锁、姿势紧张、手足出汗,四肢震颤,可伴有失眠及躯体的各种不适。

2、惊恐发作:病人有濒死感或精神将要失常的感觉。发作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发麻、大汗淋漓、意识模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