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引发了“花落知多少”的感叹。 一阵秋风,又有谁人能知“叶落知多少”呢?
秋似乎注定和“悲”相联系。类似于月亮给诗人无限的灵感,秋也能给各文人骚客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北方的秋更是如此。然而,秋还是有不少值得向往的。
秋是收获的季节,喜悦当然不用说。我只想说我最喜欢的秋之美景,那便是漫山遍野的红枫。听说武大枫林甚为不错;北京香山更不毕多说。所以我一直对这两地极为向往。
遗憾的是我至今仍未能有幸亲眼目睹这些美景。也只能抽空时常从寝室窗台向下多看几眼钢筋混凝土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几棵果实丰硕,遍树通红的柿子树。然而这也足以让我感动许久。
“寒冬虽至,温暖的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句极鼓舞人心的话。但更多的是让我想起另一句话:“深秋已至,寒冷的冬天又还会远吗?”令人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然而,我却宁可选择寒冬。呼啸的北风、刺骨的冰雪,威胁的只是我们的肉体,但肃杀的秋风煎熬的却是我们的精神。
毕竟“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便少不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在百般思索之后,我果然找不到一个愁的理由。但这却更让我陷入深深的愁中……也许,无名的愁更让人不知所措。
多愁善感也许并不是诗人的专利。瑟瑟的秋风中,我们都不约而同地竖起衣领。踏着街上的落叶,过往的人群中,我似乎可以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一丝丝悲凉,并坚信他们也能领会我眼中那一点点忧伤。
一瞬间,我觉得我们都像诗人。一切得益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