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六十二期]适应环境的小故事

发布日期:2013/09/21    作者:     点击数:[]


适应环境的小故事

适应新岗位

有一篇报道讲的是南沙守礁某部副政委陈安民转业后自主择业的故事。他是一位海军系统的老典型,找工作时几经周折没着落,只好在一座家属院当了门卫,但他照样起早贪黑尽职尽责地工作。后来他毛遂自荐,凭着自身过硬的素质,被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任命为远洋船的政委。陈安民在部队是一名团职干部,初回地方后没有了工作,反差之大、变化之大,可用天壤之别来比喻。但他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而是发愤图强,从而再登人生理想之路。他的成功,正是适应新情况、正确对待新变化的结果。

    正确对待这种变化,重要的是要有宠辱不惊的心态。一首歌中唱得好: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在人生征途顺利的时候居安思危不得意,在人生不顺的时候多思进取不气馁。有了这样一种良好的心态,什么样的处境都能适应下来。进入社会后要考虑的是如何尽快适应新岗位,开拓事业,打开局面,让大多数人都觉得你行。

曲高和寡

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现在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宋玉转弯抹角地回答说:有位歌唱家在我们都城的广场上演唱,唱《下里》、《巴人》这些通俗歌曲时,有几千听众跟着唱起来;当他唱起《阳河》时,跟着他唱的也有几百人,而当他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歌曲时,能跟着唱的只有几十人;等他唱起那些悠扬婉转、曲调十分困难的歌曲时,能跟着唱的只有几个人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曲调越是高深,能跟着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要随着周围的环境来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样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得到大家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