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六十五期] 诚信考试,影响一生

发布日期:2015/05/05    作者:     点击数:[]


  我们都知道,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历来是检测教育教学质量、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以及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并提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 因此,考试也就特别需要“公平”与“公正”。但是,只有过程的公平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可靠,也才能为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最为切实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的诚信做保证。那么,何谓诚信?诚是诚实、真诚、谦诚;信是信用、信誉、守信。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仍然明朗,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诚信就是其中之一。李白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形容诚信的分量比大山还重。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在“没有诚信的人,几乎是不能想象的”。卢照邻说:“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更将诚信提升到了一个立身于世无它不可的境界。
  对于学生而言,重视诚信考试,是责任感的体现;诚信应考,则是道德品格的体现。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如果失去了诚信,考试将成为不公平竞争;如果失去了诚信,考试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人生所特有的意义和价值也将变成虚无。从这个意义上讲,考试不单单是对我们学习质量的检测,也是在检验师大学子心中的道德水准,更是对我们人格的一种考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检测诚信的意义要远大于检测教学质量的意义。
  要认识到诚信意识的巨大作用,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修身,修身以诚为本。诚信不是物质财富,但诚信是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诚实的态度,信实的行动,展示美丽的心灵,使人左右逢源;诚信缺失,使人灵魂贬值,四面碰壁。诚信意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力促进“四有”新人的培养。
  面对考试,诚实守信是最明智的选择。考试是公平竞争,作弊是违背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道德”,明确地把知识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获取知识要道德行事。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使人手足无措,那怎么可以呢?在考试这样人生考验面前失信毁誉,还有什么可以使人相信你呢?考试纵有千难万险,“诚信是最好的策略”。
  考试作弊,后果严重,得不偿失。孔子说“诚者自成也”、“信则人任焉”,诚实的人是能够成功的,守信的人可以得到信任。马克思也认为要:“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诚信是联络人际关系的纽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人人以诚相待,以诚处事,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我们承认道德的基础是利益,利益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任何个人利益的获取应该以诚信为前提,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个人利益,有悖公正,并且失信毁誉。
  要靠诚实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还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但必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小路的攀登,不是坦途的漫游,在大学里要善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要善于处理听课、自修和考试的关系等,方方面面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学以论道,诚信为本”,我们要“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学习上刻苦勤奋、求真务实,不抱侥幸心理,用真本实历,向自己、向家人、向老师、向社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可见,诚信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人,就可以受人尊重地通行于社会,信誉就是你的通行证。相反,只要你敢一次不讲信用,透支诚信,你就会失去许多许多的机会。
  同学们,对待期末考试,我们要认真准备,也需要调整心态,从容面对。相信,当你手捧着充满“诚信”的答卷,面对老师、面对父母时,他们一定会因你拥有“诚信”的品质而骄傲,同时,你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考试不仅对我们学习的检验,更是对我们人格的检验。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因此,诚信,会赋予考试更多的意义,也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