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苑> 正文>

[第六十七期] 读书与人生

发布日期:2015/05/05    作者:     点击数:[]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是于谦的一首关于读书的诗。诗中反映出每个人人生的每时每刻无不与读书相联系。“我最喜欢做书的蛀虫”的马克思;“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读”的毛泽东;“余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的孙中山;“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的高尔基……
  读书可养德。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也必须通过读书来怡情益德。古人云:“不读圣贤书,难有圣贤德。”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英国萨克雷指出:“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增长才智和陶治心灵。”书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书籍中蕴藏着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浩人正气的仁人志士的传记,使我们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激励从而思进向善。只有读书才能使自己坚持时时,事事、处处以德为心灵的哨岗,永远保持一颗火热的进取之心。
  读书可养性。人一旦钻进了书的丛林,可以远离尘世的渲嚣,开辟出自己一块清静的“绿地”。在这片“绿地”中可获取读书的无穷乐趣。古人说:“至乐莫过读书”。一些古诗也生动形象畅言了读书之乐。“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的确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每当内心有块垒需要排遣时,不仿吟咏几首消愁解闷的古人诗词;或阅读一些感悟人生的名家时文;或欣赏一点颇具消遣娱乐功能的文学作品,将会令人感到春风入肺腑,时雨滋心田,乌云浙散、雨霁天晴、块垒顿释,豁然开朗。
  读书可养生。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欧阳修的《东斋记》对读书能治病养生说得更为具体。他说:“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他根据自身的切身体验,极言读书有养生去疾之效。经常读书,有利于大脑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益寿延年,可见读书养生并非消极之举,而是让自己的生命多几份生气,多几份活力,多几份作为,多几份价值。
  读书可养智。蜚声国内外走向世界的农民企业家鲁冠球当初以打铁为生,而如今已成为由17个企业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他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读书使他拥有了一个智慧的大脑。事实上任何人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勤奋读书。胸无点墨要想建立起事业的摩天大厦,那只能是空中楼阁。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