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金融学院金融2148李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策划部成员。
在目前严峻的疫情环境下,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媒体上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同学们隔离在家缺少和朋友的交流,难免会出现烦躁、过度恐慌、生物钟紊乱、以及由于不良情绪导致行为异常等问题,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斗中,不仅包括身体机理的抵抗,还包括内心世界对疫情的反应和耐受。身心的平和坚韧对抗击疫情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防止“人在家中躺,病从脑中生”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辨别我们当下的情绪。一种行之有效的辨别情绪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做一个情绪“温度计”,你可以用数字1-10,给自己情绪的激烈程度打分,1表示“很轻微”,而10表示“极度激烈”。一旦发现情绪达到6、7分,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我们不能让一种负面情绪持续太长时间,要积极地去调整。除了做一个情绪“温度计”,我们也可以每天写一写日记,记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的想法和感受,这都是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
当我们感受到明显的负面情绪,甚至是愤怒,烦躁时,先让自己沉默,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再调整情绪。我们可以深呼吸,多喝水。简单的深呼吸动作能相对减轻愤怒的情绪,人体在生气时会分泌出一种肾上腺素,也被称为“痛苦激素”,这种激素会让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这时,我们大量喝水有助于身体排出这种激素。我试过,喝完水确实能明显感觉烦躁情绪得到缓解。也可以听音乐。找一些悦耳而舒缓的音乐来听。这些音乐可以帮助处于心情烦躁愤怒的人恢复平静。当冷静下来之后,也就做不出令自己后悔的行为了。
媒体上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不免激发了我们的焦虑。那么如何缓解焦虑心情,分辨信息真假呢?我们可以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权威信源。理性面对疫情,相信国家和科学,保持乐观心情,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做好防护,减少线下聚集。学习管理情绪很重要,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与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疫情,看待生活,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最后,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恐慌和焦虑在所难免。倘若真的慌了手脚、丧失理性,不仅会坏了大局、加剧疫情,更容易丧失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信心比金子更重要,不能缺了那股子气儿和劲儿。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国家坚定信心。信心从哪里来?其实,信心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手中。看身边,城市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乡村里的村干部恪尽职守,筑起了一条条护佑千家万户的生命防线。再看远方,白衣天使冲锋陷阵,解放军战士星夜驰援,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社会各界广泛动员起来,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从党中央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到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紧抓落实,再到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这是中国人民进发的磅礴伟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的显著优势。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共渡难关,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