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心理手册> 正文>

【心理手册】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08/12/03    作者:     点击数:[]

大学生常见的社会认知偏见主要有: 
      首因效应 
      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第一印象”,它具有前摄和泛化的作用。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征 , 其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产生负面效应。        
      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具有后摄作用。  
      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或目晕效应。是指当我们对一个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印象后,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被赋予一种光环笼罩着,容易以点盖面,以偏概全 。克服晕轮效应就要注意自己的“投射倾向”。  
      社会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成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而这种沿袭已久的固定的看法,容易积淀为一种心理定势,这些偏见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  
      相似假定作用        
      在认识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类化原则  
      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积极偏见  
      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 ,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隐含人格理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伯曼( J.s.Berman )等人把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误区的几种表现类型  

      孤独与抑郁  
      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是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尽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或是生活中受到重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等,这些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与抑郁。  

      失落与沮丧  
      由于对学习、生活、工作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或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遭到了意外的失败与打击,因此情绪一落千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自卑与退缩  
      由于自我估计过低,夸大自身的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是过于自卑,在某一次行为中遭到一点挫折。比如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踯躅不前。  

      恐惧与逃避  
      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忡忡,从不敢给自己提出高一些的标准,从不敢超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永远地选择“安宁”和“稳定”。  

      浮躁与烦恼  
      在利益的驱动下,匆忙地追着社会时尚跑。当个人实力和外界条件所限不能如愿时,又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长期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内心的和谐和宁静被打破,会出现情绪的紊乱状态。  
  
      紧张与焦虑  
      或是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是由于担心成绩不如别人而毕不了业 ;或是社会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等,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高度的紧张、焦虑导致精力不能集中,甚至于常常失眠和头痛。  

      愤怒与冲动  
      青年人情绪不稳定,年轻好胜,在某种情况下,碰到不顺心的事容易勃然大怒,甚至与人拳脚相加。冲动使人失去理智,出现打伤人或犯罪等问题。  

      空虚与怠倦  
      或是因“雄心大志”一次次受到打击,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对自己太没信心;或是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等等,于是对什么都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生活感到空虚,精神十分怠倦,自认为“活得太累”。这些人,学习对付着,工作应付着,每天懒懒散散,凑合着打发时光,表面上看起来很“潇洒”,实际上内心很痛苦。  

      以上各种适应心理问题常常使人的能力受到抑制,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交往能力受到限制。除此而外,还会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头痛、头昏、消化功能紊乱等,严重地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以胜任各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否则便会产生自卑感和自信心不足,跟不上现代社会的节奏。如何来做好心理适应调整?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起信心,其次是建立起一个现实的期望,对自己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建立起适当的代偿机制,扬长避短,争取成功; 

      再次,是对生活采取开放态度,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为中心,要胸襟坦荡,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 

      最后,在工作中及与人交往上做好自我调节,平衡心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得到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