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社交网络越来越丰富后,却更容易感到孤独?
发布日期:2016/10/20 作者: 点击数:[]
社交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相比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而言),它促使人们能够跨越地域的进行交流,使很多兴趣相投的人能够随心所欲的交谈,而不至于像以往一样封闭在一个框架里。但很难说这样对原本稳固的社交环境(指未出现互联网的时代)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对人们亲密关系的研究,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相似性】会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与之相似的人进行交往。随机分配在一起住宿的大学生,与之相似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相异的却很难[1]。网络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能够使得许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心灵契合的人,网恋、网络社交行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能够促使人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域的【接近性】。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人们在其生活轨迹中与其他人相交的频率(我们更容易与我们上班的同事产生更深入的交往,而不是与我们隔壁锁着门不可见的邻居)。网络的跨地域性,并没有解决这种生活本身的交互接近性,我们仅仅是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而不是整个生活轨迹的交互。
另一个有些诛心的想法。可能就是,网络交往不具备诞生深层亲密感的基础。Harry Harlow的铁丝母猴实验,第一次证明,也许接触带来的温暖和安慰感是爱重要的元素组成(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实验,是让侍者尝试与顾客进行轻微的肢体接触,带来小费金额的显著增加),但网络的跨地域性并不能提供这种肌肤的接触感。对于许多恋人而言,没有比枕边人耳鬓斯磨更幸福的事情了。
接着上面的部分是,网络零散的社交环境——我们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而聚齐在一起,也可能是我们无法诞生亲密感的原因。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用文化间的对比来说明一下,对美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的社交模式的对比,发现中国文化关系更容易诞生这样的社交模式,不同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他们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交关系更多的发生重叠和交叉;而美国人的社交关系则很少发生这种重叠和交叉,他们更重视个人的独立性,更少强调对团体的责任。事实上,在传统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下,很多人能够建立起更加亲密和持久的社交关系(当然也可能为这种关系所累)。网络本身产生的这种兴趣的独立性,使得我们很多人产生了类似美国文化下的个人独立特质。我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板结化的转变,比如我们同样喜欢唱歌和获取知识,网络交友模式使得我们将这两方面的兴趣所带来的社交关系分割了,我们因为唱歌而获取的社交关系,与获取知识产生的社交关系,很难发生重叠,也很难产生交叉。我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社会这个团体结构的一部分。
这种个人的独立性,使得我们不必为他人的过失负责,不必为某一部分社交的失败而懊恼,让我们能够将不同社交关系分开处理。但是同样,它也无法让我们带来更多的依赖和持久的支持。这或许是网络之所以无法建立持久的亲密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人们需要接触带来的亲密感是跨地域的硬伤(也是异地恋的重要阻碍),那么网络社交带来的这种板结化,可能是将个人从团体中割离的重要原因。我们对某一个团体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同样的,我们也不需要为这个团体负责。在我们父母那个相对封闭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形象负责,婚丧嫁娶、邻里街坊,他们的人际关系更简单、窄小,也更加可靠。人们对彼此的需要更加迫切,往往缺少某一位成员使得整个团体面临一部分重要功能支持,而变得支离破碎。但网络的社交模式却不是这样,它更接近自愿原则,它的准入门槛更低,但也更不牢固。
最后,我要谈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是一段深厚的亲密感情,大于许多浅薄的感情之和?比如,一段恋人婚姻关系,大于很多酒肉朋友的聚集?我认为是的,而且毫无疑问。真正的亲密感所带的支撑,所带来的被人需要,和需要别人,那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是很难在单薄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的。网络也许提供了更多重的兴趣和朋友关系,却很难产生真正持久的亲密。
兴趣聚集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关系之和,1+1<2 ,也许就是网络社交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