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预约

当前位置: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 正文>

心理专栏|假期亲子指南:与家人和解的成长课题

发布日期:2025/09/05    作者:    点击数:[]

假期亲子指南:

与家人和解的

成长课题

对大学生而言,假期回家既是团聚,也是重新理解父母的契机。如何让这段相处既自在又有深度?这些建议或许能帮你解锁亲子新模式。

1

平等对话:打破“代际滤镜”

试着用“成年人视角”交流:和父母聊聊你的实习见闻,也问问他们年轻时的职业选择。比如散步时说“妈,你当年放弃考研后悔过吗?”,而非单纯抱怨“你们不懂我”。偶尔分享专业课本里的趣事,让他们看见你的成长。

2

共创回忆:用“新互动”替代旧模式

别让相处停留在“吃饭睡觉”的循环里。教妈妈用修图软件整理老照片,让爸爸带你重温他的青春地标(老工厂、母校),合作完成一次家庭菜谱更新——把你在学校学到的简易料理加进去。新鲜体验能消解“代沟感”。

3

边界练习:温柔确立舒适区

面对过度关心时,用“事实+感受”回应:“爸,每天问我找工作的事,我会有点焦虑,咱们每周聊一次这个话题好吗?”同时也给父母空间:他们跳广场舞时不催促,看老剧时不吐槽,尊重彼此的节奏。

4

反向滋养:看见父母的“未完成”

留意他们的遗憾:妈妈总说想学英语?不妨每天教10分钟;爸爸怀念年轻时的运动?陪他打场球。这种“角色互换”的关心,会让父母意识到:你已从被照顾者,变成能并肩的人。

大学生的假期亲子课,本质是学习“分离与联结”的平衡。不必追求完美相处,能带着理解多说一句“我懂了”,就是最珍贵的成长。

-吉财学工新媒体中心-

编辑 | 方冰汝 侯昱宸 王淑

初审 | 周小琳

复审 | 高燕

终审 | 赵彦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