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栏 |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小课堂
当孩子踏入大学校园,家校育人的心理联结从未间断。家长作为重要一环,掌握这些心理沟通要点,能更好助力孩子成长。
1
用共情“破题”,让对话“升温”
建立沟通关系是基础。别再只问 “吃了吗”“成绩咋样” ,换成 “最近社团活动有意思不,和室友相处有啥好玩的事儿呀” ,用开放话题,让孩子愿意分享校园生活。当孩子主动说,耐心听完,别急着评判,先共情 “听起来你处理这些挺不容易,爸妈懂你的难” ,再一起想办法,沟通的桥梁就搭起来了。
2
以引导“解结”,让关系“顺行”
孩子遇人际困扰,家长要做 “智慧军师” 。若说和同学闹矛盾,别直接说 “肯定是你错了” ,而是引导:“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呀,要是换种方式沟通,会不会好点?” 教孩子理解他人、化解冲突,比如约同学聊聊,说 “之前那件事,我反思了自己,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帮孩子在人际难题里学会成长。
3
靠陪伴“搭梯”,让能力“进阶”
面对学习压力,家长要当 “情绪依靠” 。孩子说 “考试要挂科了,压力大” ,别指责 “谁让你不努力” ,抱抱孩子说 “压力大说明你想变好,咱们一起看看怎么补,每天进步一点,爸妈陪你扛” 。还可以鼓励孩子合理规划,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每实现一个就肯定,逐步缓解压力,重建学习信心。
家校心理育人,藏在日常沟通的细节里。家长多懂些心理沟通法,孩子的大学生活,就多一份温暖支撑,成长路上也能更从容。
-吉财学工新媒体中心-
编辑 | 方冰汝 袁惟楚 魏英男
初审 | 周小琳
复审 | 高燕
终审 | 赵彦双